2008年11月1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六版: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4条搜救犬4支高压水枪齐上阵
截至发稿时,搜救工作没有停止,更没有一丝松懈!
本报记者曹志男

  四条搜救犬下基坑搜寻失踪工人
  昨天上午10点20分左右,杭州市消防支队的两条搜救犬“麦兜”和“巴蒂”及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两条搜救犬“卡尔”和“丽亚”开始了第一次工作:从坍塌区北侧下到基坑内部搜救失踪工人。记者了解到,“麦兜”和“巴蒂”都参加过四川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。同时,这也是搜救行动开始以来,搜救人员进入基坑人数最多的一次。
  9分钟过去了,突然,“麦兜”对着一处淤泥不断发出叫声。“当时我们心里一惊,以为发现了失踪的工人。”搜救队员说,“‘麦兜’从淤泥中叼出一个黑色的物体。原以为可能是失踪人员的鞋子,结果我们弄干净后看到只是一个粘满淤泥的矿泉水瓶子。”现场的气氛又开始变得凝重,搜救队员继续牵着搜救犬四处搜寻。
  遗憾的是,搜寻了近半个小时,所有搜救队员期盼的奇迹没有发生。上午10点50分左右,4条浑身沾满泥巴的搜救犬从基坑底部返回地面,它们并没有发现失踪工人。
  “底下的搜救条件对搜救犬来讲并不是很好。”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基地的徐大队长说,由于淤泥的隔层相对较实,埋在底部的失踪人员的气味很难透上来,加上淤泥本身气味的干扰,搜救犬较难嗅出失踪工人的气味。“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,我们就会去努力!”徐大队长坚定地告诉记者。
  随后,4条搜救犬洗去了身上的淤泥,回到地面待命。徐大队长说,等基坑底部的搜救工作再进展一段时间后,他们将再下去搜寻失踪者。

  用高压水枪稀释后找到第六名遇难者
  为更好地开展搜救工作,杭州消防部门的两辆消防水罐车也开进了坍塌区北侧,搜救队员拿着4支高压水枪对基坑底部的淤泥进行冲刷和稀释。
  “今天上午气温回升后,淤泥开始结块变硬,这样一来,人工挖泥就显得十分困难。”现场的一名搜救队员告诉记者,他们利用高压水枪将淤泥冲软稀释,然后使用淤泥泵将稀释的淤泥抽走,以此加快底部淤泥的清除速度。在坍塌的基坑中段,救援队员在淤泥层上每隔50厘米就挖条横向的沟,地毯式地进行人工搜救。
  下午2点,经过近四个多小时的高压冲水除泥,搜救队员终于在基坑北端的地方发现了第六名失踪工人的遗体。因为淤泥坚硬,打捞遗体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。最终,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,搜救人员将遗体打捞了起来。
  复课后第一课是“安全教育课”
  昨天,位于事发地附近的湘湖小学开学复课。早上7点多,记者在学校门口看到,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陆陆续续地来到学校。事故发生后,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,学校还专门安排了5辆公交车接送学生。不过,还是有很多家长亲自送孩子来上学。
  “孩子一开始有点害怕,我告诉她,经过叔叔阿姨们的检测,学校是安全的。只要不去操场玩,就很安全。”五年级学生赵莉犁的妈妈一早就送孩子来上学了,她说,虽然现在女儿已经不害怕了,但为了她能安心地上课,也为了安全起见,她和丈夫决定这几天每天接送女儿上下课。
  记者了解到,为了不影响孩子上学,事故抢险指挥部在事发第一天晚上就从湘湖小学撤离。事发第二天,在湘湖小学教学楼的东侧就已经围起了两米多高的塑料隔板,校方专门安排了6位保安在围墙附近和校门口值班,控制无关人员和车辆入内,以维护学校秩序。
  在昨天复课前,湘湖小学特意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“安全教育课”,要求学生不要到操场上玩、不要趴在走廊上看、也不要透过窗户看。